1、需求收集
在收集需求后,我们需要分析这些需求,理解它们的含义,确定它们的优先级,并检查它们是否可行
- 视频通话:用户之间可以进行实时的视频通话。需要考虑的问题包括视频的清晰度、帧率、延迟等因素,以确保通话质量。
- 音频通话:用户之间可以进行实时的音频通话。需要考虑的问题包括音频的清晰度、延迟等因素,以保证通话质量。
- 界面设计:用户界面需要简洁明了,易于操作。用户应能够方便地开始和结束通话。
- 稳定性:应确保系统的稳定性,避免在通话过程中出现断线或卡顿的情况。
2、需求规格
根据分析的结果,我们需要创建需求规格文档,详细描述每个需求的内容,包括需求的功能,性能,设计约束等
- 视频通话:
- 清晰度:至少支持720p的视频清晰度。
- 帧率:至少支持30fps的视频帧率。
- 延迟:视频通话的延迟应低于200毫秒。
- 音频通话:
- 清晰度:音频应清晰,无明显的噪声和回声。
- 延迟:音频通话的延迟应低于200毫秒。
- 界面设计:
- 界面应简洁明了,用户可以快速理解并操作。
- 显示双方的视频窗口,以及开始和结束通话的按钮。
- 稳定性:
- 在正常的网络环境下,系统应能保持稳定运行,不出现断线或卡顿的情况。
3、需求验证
我们需要与利益相关者确认需求规格文档,确保它准确地反映了他们的需求和期望。
需求验证阶段需要执行的事情:
- 创建原型或模拟:
- 开发一个基础的原型或者模拟系统,这并不需要是一个完全功能性的应用程序,但它应该足以展示界面设计和最基本的通话功能。
- 原型可以使用专门的设计工具制作,也可以是简单的手绘图。
- 用户调研:
- 通过调研问卷、一对一访谈或者小组讨论的方式,收集目标用户群体对于视频通话和音频通话的具体需求和期望。
- 确定用户最常遇到的问题以及他们最看重的功能。
- 功能测试:
- 邀请一小部分目标用户使用你的原型或模拟系统,执行常见的任务,例如发起和接听视频通话,然后收集他们的反馈。
- 观察测试过程中用户的行为,注意任何可能导致混淆或不便的界面设计。
- 技术评估:
- 与开发团队合作,评估现有技术是否能够支持需求规格中的技术参数,诸如720p视频清晰度、30fps帧率、低于200毫秒的延迟等。
- 确保开发团队完全理解需求规格,并且有信心可以实现它们。
- 更新需求文档:
- 根据用户反馈和技术评估的结果,更新需求规格文档。
- 任何变更都应详细记录,并与团队成员和相关利益相关者共享。
- 确认和批准:
- 最后,确保所有更新的需求都被团队成员理解并同意。
- 获取所有关键利益相关者的确认和批准。
1> 创建原型:http://alaya.zone:50003/share/7qmrj7K2
2> 用户调研:
- 页面加载速度:我希望应用能快速启动和加载,无论是初次打开还是切换不同的功能页面时,都不会有太长的等待时间。
- 简化操作流程:有时候,找到一个功能会感觉比较困难,尤其是在需要迅速开始通话时。希望能通过优化用户界面来简化操作步骤,例如:进行视频通话只需要点击一两次就可以了。
- 增强私密性保护:安全性和隐私保护对我来说非常重要,希望应用能有明确的隐私设置,让我能控制谁可以看到我的在线状态或联系我。
- 视频和音频质量优化:虽然当前的清晰度和帧率已经很不错了,但如果网络条件不佳时,体验会大打折扣。希望应用能提供一些智能优化措施,比如根据网络状况自动调整传输质量。
- 多任务操作支持:我希望在视频通话时,还能查看其他信息或进行一些简单的任务,比如查看日历或发送文件给通话对象,而不会影响到视频通话的窗口。
- 表情和滤镜:为了让通话更有趣,希望添加一些实时表情和滤镜功能,这样可以在通话中添加一些趣味性。
- 跨平台兼容性:由于我需要在不同的设备上使用这个应用,比如手机、平板和笔记本电脑,所以非常希望它能提供良好的跨平台体验。
- 语言支持:考虑到与国外的家人和朋友也会使用这个应用进行通话,希望能提供多语言界面支持,让非英语母语的用户也能轻松使用。
3> 技术评估详情
以下是一份为支持高质量视频和音频通话服务的WebRTC应用所推荐的技术选型和网络配置指南:
WebRTC技术栈及配置
- WebRTC客户端:
- 技术栈:HTML5, CSS3, JavaScript。
- 库/框架:除了WebRTC API,还可以使用像SimplePeer.js这样的库简化点对点连接的建立过程。
- 信令服务器:
- 技术栈:Node.js + WebSocket。
- 框架:使用如Socket.IO或ws的WebSocket库来实现信令过程。信令是WebRTC中初始化通信和协调信息(如SDP协议、ICE候选者)交换的过程。
- STUN/TURN服务器:
- 开源解决方案:Coturn是一个流行的同时支持STUN和TURN的开源服务器,可帮助NAT穿透和数据中继。
- 部署:至少部署一个STUN服务器和一个TURN服务器(根据用户规模,可能需要更多的TURN服务器)。部署在云服务(如AWS、Google Cloud等)上以提供高可用性和弹性。
音视频优化
- 编解码器选择:选择Opus作为音频编解码器,H.264或VP8作为视频编解码器,它们都提供了良好的压缩率和兼容性。
- 自适应码率:实现自适应码率控制以优化网络条件变化时的视频质量。可以使用WebRTC的
getStats
API监测网络质量,并动态调整视频码率。
网络配置与优化建议
- 负载均衡:对于较大规模的应用,使用负载均衡器分配TURN服务器的负载,确保优异的连接质量和低延迟。
- 防火墙和NAT配置:确保STUN/TURN服务器的端口(默认是3478 for STUN/TURN,5349 for TURNs)在防火墙中打开,并正确配置NAT规则。
- 安全性:尽量使用TURN over TLS或TURN over DTLS来保证数据传输的加密和安全。
监控与日志
- 实时监控:监控STUN/TURN服务器的负载,以及WebRTC连接的质量,使用诸如Prometheus和Grafana之类的工具来可视化监控数据。
- 日志记录:保持详细的日志记录,用于故障排查和性能分析。Coturn服务器本身就支持日志记录功能。
采取以上技术选型和网络配置可以极大地提高WebRTC应用的性能、稳定性和安全性。适当调整并优化这些设置可以满足特定应用对视频和音频通话品质的需求。